首页 联大头条 新闻详情

融合美育再传喜讯——“大美中国”通识核心课程获北京市高校网络育人优秀成果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5.04.14 - 来源:特殊教育学院 - 点击数:

近日,在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最新公示的北京市高校网络育人优秀成果评选中,我校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残健融合,以美育人——“大美中国”系列美育通识核心课程创新教学案例》荣获教学案例类一等奖。团队将受邀请作为高校代表在第二届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论坛暨“以新求变,以质赋能,高校网络育人研讨会”上作经验分享。

北京高校网络育人优秀成果公示

《残健融合,以美育人——“大美中国”系列美育通识核心课程创新教学案例》荣获教学案例类一等奖

获奖案例由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曲欣领衔,团队成员包括甄玮、杨铭、姚登峰、陈昱、王施、郭娜、杨洋、何海燕、林婧、丁艳丽。教学案例源自艺术设计系建设的北京联合大学通识核心课(美育类)“大美中国”系列课程。课程设计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育人的谆谆教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课程锚定“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与“多元融通”双核心定位课程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坚持美育与思政协同育人的育人目标,持续推动专业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以美育人,提升思政育人质量。

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面向全校非艺术类健全和残障学生开放了《大美中国色》和《大美中国“器”象》两门美育课程,累计服务了来自9个学院近20个专业同学,其中包含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填补了校内无障碍美育课程建设,打造了一个残健融合、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美育类通识核心课程平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美育与思政育人的全新视角。

“大美中国”系列课程的师资团队也具有跨专业融合特色,教师来自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手语教师,学科融合、残健融合。教师积极将新技术赋能艺术审美,创设四位一体的美育教学模式;建设无障碍教学支持,构建无障碍学习场域,并且积极带领学生开展校内外美育实践,加大社会推广。两年耕耘,构建出覆盖全类型学习者的“有爱无碍”的美育教学体系,为高等融合教育提供了课程创新改革视域,推动了美育普惠共享。

课程系统示意图

未来,团队将持续建设“大美中国”系列课程,打造美育课程品牌,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发挥美育与思政协同育人的天然优势,让传统文化之美成为滋养联大青年学子成长的深层力量,让美育教学沁润校内外更多残疾大学生的思想心灵,为书写首都教育公平建设交出北京联合大学的答卷。

文:甄玮
一句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