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的网站: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新闻搜索:
 
 > 正文
开展好主题教育 建设有温度的大学|用心用真 勤勉耕耘育德育才

时间:2023-06-01 来源:校新闻中心 点击数: 字号:[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我校启动了“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和我的联大”主题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踊跃参与。在投稿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联大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建功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开设“开展好主题教育 建设有温度的大学”专栏,陆续展播优秀作品,共同讲述联大人与时代同频共振、与联大同成长共奋进的动人故事。


《用心用真 勤勉耕耘育德育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何妍

我叫何妍,是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的一名老师,我要把我们教研部“勤勉耕耘、育德育才”的故事讲给你听。

四年前我加入了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这个温馨的小家庭,我们的小家庭中现有15名家人,每一个家人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主讲的课程叫做《思想道德与法治》。我们这个小家庭是由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的,虽然我们年龄不一样,但每一位老师都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自己作为教师的初心与使命,用一颗赤诚之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将拳拳赤子的爱国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在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中谱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故事。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我们的育人故事。

一、用“真”讲透大道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中,爱国、爱党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讲台是我们常年耕耘的土地,在这个讲台上,喜蕾老师、闫晓峰老师、李俊卿老师、郭亚莉老师和党建强老师默默耕耘30载,他们用自己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上,每一位老师用“真”讲透大道理,老师有家国情怀,学生才可耳濡目染家国情怀之重、复兴之责,从而以家国情怀影响和塑造学生。比如郭亚莉老师的课前5分钟,她永远都留给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思想、道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内容,时政热点是教材内容的深化,更是学生家国情怀的延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郭亚莉老师的课上,同学们养成了看新闻、讲时政的好习惯,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以网为媒,开展网上授课,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助力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就是我们立足岗位、心怀家国、爱国爱党的最朴素的表现。相信我们的这份坚守,无形中为学生们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二、用“心”照亮身边人,用热爱传承信念

敬业奉献是育人育才的基本要求,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我们始终以党员教师的党性、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比如喜蕾老师就给我们年轻老师树立了榜样。课后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你总是可以看到喜蕾老师坐在电脑桌旁为学生批改作业;当信息技术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给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提出新要求时,作为一名老教师,喜蕾老师从不落后,努力学习信息化技术,老教师的守正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教研部的资深教授李俊卿老师言传身教,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心得分享给年轻老师。还有教研部主任闫晓峰老师身兼多职,为学院分忧解难。学院的课哪里需要老师上,闫老师就会在哪里出现,6门思政课,闫老师打了一个通关。还有党建强老师,常年给特教学生讲课,特殊教育面对的不是完美的天使,而是折翼的天使,他用他的耐心和坚守,使学生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平凡、关于理想、关于信念,也关于勇气。赵婷老师和陈旻老师参与朝阳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永远跟党走”大中小学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中,陈旻老师牵头的团队获得了二等奖,我参加了昌平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中学牵头的团队,也获得了三等奖。此外,郭亚莉老师和党建强老师在一个聘期内获得了四次优秀的教学评价等等。教研部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育人故事,因为我们心中的执念就是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们用这份热爱,去照亮身边的学生,而他们也会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投身到自己的奋斗之中。

三、用“术”润物育人,使学生知行合一

“有教无研则浅,有研无教则虚。”在育人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不同的“术”,使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过多年的学术凝练,教研部形成了以李俊卿老师为主的实践教学育人团队、薛剑符老师为主的线下教学育人团队和以我为主的线上教学育人团队。每一个团队在各自的领域中积极发挥不同的育人作用,形成了各自的教学品牌。比如由我牵头的线上教学育人团队,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为学生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2020年10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成功上线中国大学慕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开设的第一门课程。现已授课五轮次,选课人数超过了1万人,我们通过精彩的视频讲授、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趣的问题设计,在线上与学生一同闻时代之声、习德法之道、补精神之钙。薛剑符老师作为学院为数不多的博士后,他牵头的线下教育育人团队中积极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团队中的青年教师陈旻获得了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吾爱吾师”的称号,她指导的学生获得了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全国一等奖。此外,我们以赛促教、以教促研、以研优教,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如我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北京市高校“最美课堂”奖、北京联合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等荣誉。陈旻老师也在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大赛、北京联合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和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通过参加比赛积极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提升了我们育人的水平、能力和素质。

今天的我们就像一束光,我们用这束光照亮学生的人生,他们追着光、靠近光,将来才能成为光、散发光。未来的我们,将继续履行教师的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继续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这就是我们的育人故事!



(文:何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图解:看学校第六次党代会报告里的关键话
·评论:奋力谱写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华章!
·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18次掌声,有自豪和温情 有信任和期望
·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预备会...
·我校《英美诗歌名篇选读》课程入选教育部2023“拓...
·喜报!我校4名共产党员、2个基层党组织获北京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