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签约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活动发布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16所在京高校成为行动计划首批试点。 
首批参与的16所在京高校师生代表共500余人齐聚人大校园,见证签约启动仪式。这是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益尝试。这是因应高校师生文化需求,以北京优质文化资源助力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行动。这是发挥首都高校优势,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力举措。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表示,要将首都厚重的历史沉淀和丰厚的文化资源,送到高校去,送到青年学生当中去,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希望高校学生积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高校老师加强研究,让首都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历史遗存、人文精神和红色故事,成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鲜活素材。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表示,行动计划是因应高校师生文化需求、以北京优质文化资源助力人才培养的实际行动,又是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促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力举措。要求聚焦学生兴趣点、尊重学生自主性,高效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力量;要精心设计载体平台,让高校师生更好融入首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本次发布的行动计划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创新推出,包括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六大机制14个具体项目,旨在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让高校师生在文化实践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与16所试点高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确保“一校一策”,推动行动计划落细落实。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作为签约代表出席。 我校党委书记楚国清等16所高校代表上台签约。 
5月23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签约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5月23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签约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图为北京联合大学学生代表进行文创设计展示。 其中,“信仰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理论研究宣传机制,包括“‘理’赞青春”首都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提升项目和“生动实践面对面”首都高校学生体验新时代首都发展项目;“红色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机制,包括“觉醒年代”研学行、“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我的红色记忆”随手拍三个项目;“古都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机制,包括“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首都高校学生参与文物研究、“行走田野间 探秘北京城”首都高校学生参与现场考古、“我们都是文化传承者”首都高校学生参与文化传播三个项目;“文艺行”为推进“大戏看北京”与高校融合互动机制,包括“戏聚高校 佳作有约”优秀演出进高校、“大团小团手拉手”市属文艺院团与高校艺术社团结对共建、“我们都是追梦人”首都高校舞台艺术创作孵化三个项目;“志愿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包括“青春与志愿同行”首都高校力量参与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文化志愿 青春微笑”首都高校力量日常参与志愿服务两个项目;“园区行”为首都高校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机制,包括“园区导师团”“园区小助教”“园区体验官”项目。 据悉,行动计划在试点高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常态推进的基础上,还将逐渐推广到全市,力争打造全国示范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