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的网站: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浏览机关、单位及各学院网页         新闻搜索:
 
 > 正文
千龙网:聚焦一流 跨越发展

时间:2022-09-01 来源:千龙网 点击数: 字号:[ ]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

智慧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充分反映了学院长期以来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应用型整体转型的务实成效。标志着学院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实现了整体实力提档升级、跨越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一直是:面向首都和京津冀地区,对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培养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性服务。专业创建于1978年建立的清华大学分校,原名计算机工程专业;2016年通过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试评估;2020年在“中国科教评价网”专业竞争力排名全国前20%。

学院专业特色有:

1、对标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坚持专业应用型发展定位,紧跟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聘请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举办学术讲座,把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中。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建立学生社团,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深化产教融合,以项目导向实验班为引领,实现对学生分层分类培养。构建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依课程为主线,实现学生企业四年不断线。根据学生层次分类进行培养,与达内成立产学研项目导向实验班,每位学生配置校企双导师。

3、对接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构建突出“智能化”的课程体系。以人工智能课程群为统领,建设多样化课程,培养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工程人才,2020年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加强学生过程管理,并践行有温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近3年学生省级以上获奖人次超过80人;完成“挑战杯”、“启明星”等科技项目20多项。

4、专业交叉融合,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协同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管理专业、商务专业交叉协同培养,共同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拓展学生眼界,提升专业应用技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学校首批硕士学位点,依托学科和专业成功建设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服务外包创新实验区。

5、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内涵与课程思政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建设覆盖所有课程,将专业内涵与课程思政有机统一,自主研发的专业思政树生态系统获北京教育信息化优秀研究成果。

6、师资力量雄厚。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8%,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2%,科研和教学成果突出。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并授权专利和软著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本。

专业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发掘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企事业部门及信息技术领域从事AI应用开发、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嵌入式开发、数字媒体设计、数据库应用、软件测试与维护、系统维护与集成、软硬件产品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自专业开设以来,毕业生社会评价良好,以实践能力强、工作踏实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今后智慧城市学院将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服务于北京经济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凝练应用型专业特色;持续强化课程建设,提升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作者:王金华

责任编辑:汪鑫(QD0003)

文章链接:http://china.qianlong.com/2022/0901/7583390.shtml



(文:王金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国际人才交流:加强民间互动,传承拉贝家族与中国百余...
·人民网:北京联合大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立德树人“...
·北京日报:大学生“云就业”都有哪些“云梯”助力
·人民网: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将二十大精神融...
·人民日报: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现代教育报: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格局——专...
·光明网:第24次北京学学术年会线上举办 学者共话北...
·中国日报中文网:梁怡:亲人、恩人、友人——写在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