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的网站: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新闻搜索:
 
 > 正文
人民网:创新推动“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时间:2022-06-29 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字号:[ ]


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以“让知识更有味道、让课堂更有温度、让育人更有力量”的理念,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与双创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专业、进学科等育人环节,构建起“大思政课”授课格局。

以融入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学科竞赛实践》为例,这门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按照“心中有信念、肩上有责任、创新有方法、创业有本领”的教学理念,这门创新创业课程已成为一堂融党史教育课、国情思政课、乡村振兴课、红色筑梦课为一体的双创之课。这样的课程也为推进思政课与双创教育结合积累了经验。

一、紧跟时代脉搏,使云端双创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有速度。教师应分析探讨时代热点问题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切入点,让学生以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获得以科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双创选题中,使学生从“会做”到“做得更好”。例如,我们启发学生对医废口罩试剂进行处理并作出原型机申请软著专利。通过整个项目的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道德、职业荣誉感等,历练学生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由参与,形成体验,自我建构意义,实现态度转变,彼此尊重、欣赏他人、自省、正向、内化为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之“心”。

二、陪伴成长,使学生项目的思政教育有深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养成学生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关联思维等。我们通过分析探讨往届互联网+参赛项目的失败案例,解决路演项目改良攻关难题,使学生不仅“能做”,而且“乐做”,再到形成“巧做”的执着专注精神。用沉浸式教学将“大思政课”置于元宇宙空间,把传统填鸭式教学变成问题启发式。通过社会焦点问题、企业痛点问题,打造“大思政课”教学实践项目,让学生把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

三、多样性开展实践教学,使思政载体有广度。我们推动企业一线问题进课程、进竞赛、进实训、进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教学与就业对接。依托综合研发创新中心和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项目,校企导师带领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技术研发,构造多维度评价体系,并将之加入思政方面的评价维度,比如执着专注维度、敬业守信维度、伦理道德维度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完成有“温度、广度、深度、高度”的竞赛项目,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之“体”。

四、榜样的力量,使双创实践中的思政效果有力度。以黄逊锐参加冬奥会志愿者讲述运动员为国争光事迹为桥梁,我们帮助学生了解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还有更多平凡的人们。如冬奥期间48小时待命为冬奥护航的场馆工作人员、防疫抗疫的医生护士、敬业奉献的基层干部、志愿服务的最美少年等,他们成为“大思政课”真实生动的育人主体。

“启创新之门、激创新之力、夯创业之基、铸创新之魂”将敢闯的素质、会创的本领和家国的情怀融入高质量高品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实践创新活动中敢闯、会创、有为,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大道理、小问题、大思考、小创新、大协同、小案例、大思政”实践活动,将“心中有信念、肩上有责任、创新有方法、创业有本领”落于实际行动中。(作者盛鸿宇,系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综合研发创新中心主任)

文章链接: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4828673302578176



(文:盛鸿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人民网: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以团体辅导促支部共...
·人民网: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郭福寄语毕业生——驰而不息...
·学习强国:校地携手破题文化传承发展 11次调研孕育...
·学习强国: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生动实践面对...
·千龙网:国防教育展开进北京联大 师生同上一堂主题党...
·前线客户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中国教育报:北京联合大学上好京华大地上的“大思政课...
·新京报:推进主题教育,北联大师生实地调研“大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