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日前,记者获悉,共有845个项目通过专家综合评议及公示进入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其中,由北京联合大学、新华网等8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学以致用、通专融合-新工科课程思政一体化研究与实践”项目位列其中。 该项目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综合研发创新中心主任盛鸿宇介绍,新工科与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道德教育的新趋势。本项目着力构建以“课程思政”项目为链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工科核心素养共性的东西一起来讲,有机融入家国情怀、学以致用、工匠精神、道德伦理等思政元素,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软实力。通过引入主流平台新华网,行业用人单位、外企、国企及民营企业资源,推动融媒创新,校企联合,打造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责任共同体,一同凝练新工科思政教学案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工程伦理意识;创新组织模式,分工协作,服务地方经济。 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认为,新华网参与第二批“学以致用、通专融合-新工科课程思政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新工科项目是为了发挥新华网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网上舆论阵地的传播优势、思政教育融媒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媒体课程思政权威的领先优势,紧密结合新工科下各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需求,实现理论与舆论共融、实践教学与理论传播互通。通过新华网“新华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为广大高校建立针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学习和共享的大平台,帮助地方院校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加大工科教学研究力度、拓展思路;深化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增强各类工科课程同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以传播正向的价值引领为使命,形成独特的“双轮驱动”教研模式,充分利用高起点启动、高水平推进、高质量产出的先行优势,拓展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前景。 课题组成员加速科技总经理邬刚介绍,项目将聚焦关键“芯”,联合多所地方院校加强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支持地方高校开展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专项资源库建设,新工科与课程思政并举,打造双核心“地方院校新工科通专融合课程”,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精心布局,潜心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努力培养各种类型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质量。 课题组成员百科荣创总经理张明白认为,项目会聚焦“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建设内涵,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占高等院校95%的地方院校、应用型大学提前布局未来技术和产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做出尝试。 据悉,北京联合大学近三年围绕“立德树人”大氛围开启教师课程思政的实践,对项目中“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链接:http://education.news.cn/2020-10/26/c_121085884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