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的网站: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新闻搜索:
 
 > 正文
《北京组工通讯》刊登韩宪洲书记文章:立德树人是高校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最高践行

时间:2019-11-22 来源:《北京组工通讯》 点击数: 字号:[ ]


《北京组工通讯》刊登韩宪洲书记文章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新时代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时刻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的初心使命在教育事业中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来看,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我们全党上下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赓续奋斗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拼搏,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教育,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事业肩负着传承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重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教育事业“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这便是党的初心使命在教育事业中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中国青年学生是接力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力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对青年高度肯定、热切关心、寄予厚望和指明方向,强调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019年,我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2.7亿,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是推进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强大生力军和后备军。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高校要在突出抓好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做实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的同时,把党的初心使命教育有机融入新时代青年工作,让党的初心使命在青年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接力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一棒接着一棒传承践行下去,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新时代高校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而言,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是新时代高校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最高践行。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全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新时代高校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要突出政治建设,把立德树人纳入学校党委主体责任,紧紧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重点在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着力点上下功夫,夯实立德树人根基,提高立德树人成效。一是要以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引领,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问题导入式教学”和因专业施教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二是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上下功夫。“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聚焦学校要有氛围、学院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课程要有品牌、讲授要有风格、成果要有固化、教师要有榜样的“七有目标”,把“课程思政”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全面性和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同时逐步探索开展“专业思政”和“学科思政”。三是要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在完善“三全育人”上下功夫。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要加快构建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丰富载体、创新形式,激发育人活力,形成育人合力,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文: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观察|在主题教育中把调查研究“传家宝”变成事业发展...
·一展时代风华尽显青春力量 北京联大第十八届运动会圆...
·学校第六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嘉兴、上海开展党性教...
·北京联大成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首批...
·联大田径队在首都高校运动会上勇夺两金!
·我校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
·生化学院用“四学”推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我校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第九届联大华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