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的网站: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网 新闻搜索:
 
 > 正文
访生化学院校友吴淏、崔红伟、杨凌雪、王晓涛、许楠

时间:2013-05-24 来源:校友科 点击数: 字号:[ ]


不断创新,迎接新的挑战

——访校友吴淏

  吴淏  化工学院(现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98级学生,2002年毕业。现为北京全景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总监

  ·对母校美好的回忆

  学长对学校食堂二楼的穹顶记忆犹新。我们从学长的谈话中了解到,当时学长和朋友一起在食堂二楼的穹顶弹吉他、唱歌。因为穹顶有回音,所以当时的感觉就会像是开一个演唱会。而学长在毕业前夕的时候,真的与朋友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型的演唱会,圆了当时的心愿。现在学校食堂二楼的穹顶已经不再对外开放了,但是在学长的心里一直珍藏着这个回忆。而我们也仿佛可以看到,在那片小小的空间里,有几个为了梦想而执着的人,在诉说着发生在那青葱岁月中的故事。

  ·自己的成长经历

  学长说:“其实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但相对于一般人来说,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因为当时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很理想,所以在业余时间就学习了计算机,以至于在其他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毕业前就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一家公司做一名网络工程师。这也许就是我比别人幸运的地方吧。”

  在之后的谈话中,学长告诉我们,他换工作的次数比较频繁,基本上是一年一换。在每个地方干的时间都不是很长,直到自己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之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我想这也许是和学长随意的人生态度有关吧。不喜欢束缚,喜欢自由。

  ·成功的秘诀

  学长说:“其实对于我们这个计算机领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时刻保持更新,并且勇敢的去接受未来的竞争和挑战。”我想学长说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更适用于我们的整个人生。要让自己有能力不断地去接受新鲜事物,这个社会在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去更新自己,才能追上这个社会发展的脚步,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学长希望在我们没有社会和生活负担的时候,多出去看看,去学习一些新鲜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人生。还有学长强调说,一定要学好英语。这是世界的语言,将来如果英语不好一定会吃亏的。

  正值学校的35周年校庆,学长希望母校越办越好,为社会多培养出优秀人才。

访谈小组学生:刘雨夕(工管1001B)、刘彤(会计1201Z)

作者:刘彤

要扎实掌握知识

——访校友崔红伟

  崔红伟  联大生化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7级校友。现在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编程部工作。

  在校庆35周年来临之际,我怀揣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采访校友的旅程,希望通过与毕业校友的沟通与交流,深化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感情,也希望那些优秀的毕业生给学弟学妹们给予帮助与鼓励。

  崔红伟学姐2007年考入联大生化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做事踏实细心的她选择了控制方向,未来着手于编程、设备维护及管理的工作。毕业前曾在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实习,最终留在了该公司,在编程部上班,与很多老校友一起开始了工作之旅,

  在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学姐,她对我们相当热情,那种亲切感将我们之前的不安与忐忑完全融化,这也深刻体会到母校所给予我们的坚固联结。即使学长已经离开了母校,可她和我们都在同样的校园里度过最珍贵的青春,彼此之间有着更多的亲切和温暖。一番简单介绍之后.我们开始了采访,采访内容如下:

  问:请谈一下对母校的记忆,在母校学习的几年中,有没有让你记忆犹新的事情和记忆深刻的老师?

  答: 我谈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师吧。皮伟老师留给我很深的印像,他特别有耐心,我十分喜欢他讲课的方式,讲课从来不按部就班,总讲一些书上没有的并且实用的知识。还有陈福祥老师,他带着我们实践的东西特别多,对专业的现实应用有很高的见解,留给我非常好的印像。还有张念鲁老师,他讲课非常的仔细,虽然他说话声音很大,感觉他好像很凶的样子,但是熟悉了之后就知道,这只是他的习惯,脾气十分好。还有朱永林老师,实验操作能力特别强,态度特别好。另外还有李春旺老师,懂得知识很多,会为了一个问题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对学术要求特别严谨。还有陈静老师,脾气也特别好,平时看上去很文静,其实生活中十分关心同学。这些老师我接触的都比较多,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对我的帮助都比较大。

  问:请给我们讲一下您毕业后事业发展的经历,经历过挫折?

  答:由于我现在刚刚毕业,还没有遇到很多挫折,来到这个公司之后,我遇到的领导都很好,学姐和公司同时对我都很照顾,平常对我很关心,帮助很大,公司环境比较好,对待员工比较贴心,在各个方面照顾我们。

  问:最后请您说一说对母校的祝福?

  答:我现在要说的祝福,主要是针对学校的这些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希望你们毕业后有比较好的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访谈结束之后,我们的确在这次活动中受益良多,知道了学姐的工作经历,对自己的毕业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就业应该注意的事情,提前注意和预防自己的弊端,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青春的蜕变

——记生化学院2010级毕业生杨凌雪

  杨凌雪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07级学生。

  杨凌雪在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里的团支书以及系里的组织部部长,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身建设,遗憾的是由于英语成绩不好,CET-4的成绩一直都没有过线,以至于他最后没有拿到学士学位证书。但是对于母校的老师,他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在课后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非常重要。对于有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学校学习的东西到了工作后没什么作用”的说法,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只要是说学校不好、学的东西没用、或者说老师不行的人,都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真谛的人,没有真正接受过历练的人。也因为自身的经历比较曲折,多年的历练使他认识到:在学校里学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只是有些东西需要自己更深一步的去钻研,从而去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而且,在大学四年中,尤其是工程艺术系的专业老师,每一个老师都是精英,都可以为我们以后的一生授之以渔,为我们点燃前方的灯塔,指引我们的方向。

  杨凌雪学长以自身的经历向我们证实了这个问题,在他大学期间,一开始他并不喜欢画画,但是,专业负责人许翰睿老师对他从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上一点一滴的辅导,让他逐步爱上了画画、也爱上了这个专业。他上学时课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大型的晚会演出以及组织的各类活动都令他难以忘怀,而恰恰是参加和组织这些活动锻炼了他自身的组织,沟通等能力。

  奋斗的伊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杨凌雪毕业后由于没有拿到学位证的关系,家里人已为他打点好今后的道路,足以让他安逸的生活。可他并未向命运屈服,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它征服我!”倔强的杨凌雪只和家人说了一句话:“当初我选择来北京,不是为了毕业后回家接受安逸的生活,我要留下来!”

  毕业后的第一个挑战便是找工作,在浩荡的招聘大军中,杨凌雪是那样的渺小,应聘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业设计公司是那么难。考虑再三,他决定接受一家中型设计公司的招聘,而他的工作并不是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业设计。

  公司老板为了考验他的个人能力,竟然让他接受一个建筑项目,并任命他为项目经理,带领着20多人的团队。或许这对于一个学建筑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机遇,然而,对建筑一窍不通的杨凌雪来说,这就如同一座遥不可及的山峰。一旦他退缩了,失败了,便意味着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工作。可如今,他已无路可退,想到自己当初的承诺,他决定放手一搏。

  虽说担任着项目经理一职,可是连图纸都看不懂的他又能干些什么呢?20岁出头,刚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带领着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们,没有人对他寄予希望,似乎大家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这让曾经在学校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杨凌雪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可是曾经的梦想又怎能轻言放弃,他开始从头学起,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施工现场,虚心向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请教,由于人手不够,他一人又身兼多职司机,会计,采购,监工 ......甚至在夜里工地没人的时候,他也会一个人住在工地简陋的帐篷里守夜。为了节省开支,他从外地订购建筑材料,这样一来,虽然劳累了自己,可却为公司节省了不少的资金。半夜没人的时候,他就拿出自己买来关于建筑和管理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每天都要两点钟睡觉,五点钟起床,因为他还要在工人上班之前准备好一切。提到这一切他仍旧记忆犹新,他也曾连续四天只睡了两个小时的觉,每天不停超负荷的工作让他感觉到身心疲惫,可是他根本就没有矫情的时间。毫不夸张的说,仅仅半年的时间里,他不知道穿破了多少双鞋,打废了多少个手机。

  风雨过后,便会有美丽的彩虹。整个工程结束,他为公司赚取了48.5%的利润,这个惊人的数据打破了公司历年的收益百分比,这让公司里的人们对杨凌雪刮目相看,也让他从一个试用期的打工转正为分公司的副总经理。杨学长毫不忌讳的说:“那段时间,我真的自己偷偷的哭过,但就只有一次。”是什么让骄傲的他落泪?是生活,是生活这座大山压得他难以呼吸。可又是什么让他永不言败?我想:大概是年轻的梦想吧!梦想让他无暇驻足来慢慢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梦想催使着他不能停下脚下的步伐,梦想不止,奋斗不息!

  未来的憧憬——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今身兼多家分公司总经理的杨凌雪已经小有所成,提起他的设计,他骄傲的说道自己现在已经进攻园林设计:王府井百货大楼四周的绿化,西安大厦附近的绿化,都是他的杰作。谈到今后对未来的畅想,他却说:“每一个工程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而我仍需在今后的让日子里不断学习,不断攻克,或许这已经变成是我人生的乐趣了吧!”

  本次访谈,在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五个小时,显然,我们之间的谈话意犹未尽,可是,天色已晚,让我们不得不结束了这五个小时愉快的谈话。在此,我将访谈内容写于纸上,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领悟到其中的意义。

  采访者:工设1101B 杨舒淇工设1202B 王睿

校友访谈

——记生化学院07级毕业生王晓涛

  王晓涛  2006年通过专升本考入联大生化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两年后毕业。现在在北京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现任工程项目经理。

  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校友访谈的实践活动,经过系里的安排,我要访问的对像是王晓涛学长,我们相约在通州九棵树的麦当劳会面。王晓涛学长在学校的表现相当的优秀,毕业后自己也不断学习,在2011年学生课外科技大赛中获市级三等奖。

  初次见到王晓涛学长,我原本感到非常紧张,可学长表现非常随和,还主动跟我以朋友相称。在我看来,他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大哥哥,这也是我对他谦逊的态度而感到敬佩。坐下之后,我们聊了起来,学长虽然现在已步入社会,但明显能感觉到他对母校仍然充满着很深的感情。向我询问校园里的建筑设施有没有改变,不时地回忆着他上学时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学长不仅对校园的情况很想了解,更对他的老师们有着很深的感激之情。他首先就像我表达了对他的学生时代以及现在的生活时代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陈福祥老师。他说陈老师现在不仅是他的老师还是他的老板,自从他从联合大学毕业之后,他就在陈老师的公司工作,这使他能够更好地发挥在自己专业领域上的能力。之后他还向我提及韩国军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教学上对自己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韩老师为人特别细心,对班里同学都很关怀备至。还有学长的指导老师孙荣光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但当时因为孙老师家离学校比较近,老师经常叫同学们回自己家,在家里为他们进行辅导,所以他对这几位老师也都满是感激。

  因为学长现在已经步入社会,并且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所以我也像学长问了许多关于以后就业的问题,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学长说现在趁着大学有时间一定要多学习,考取几个专业方面的证件,这都是对以后进入公司特别有帮助的。象作为建环专业的我们,预算证应该是一个必须要有的证,这也是一个比较容易能够考下来的证。之后还有建造证等等,像特级建造师的证,只要我们能够考下来,一年就能凭这个证赚到很满意的工资。但学长说,这些考试都是跟平时学习的专业基础了相辅相成的,一定要认真学习,尤其是大三大四这两年,接触的都是专业知识,这些都是以后进入公司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前提,这对以后我们毕业走入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长也建议说,工作这件事,五分在干、五分也在于交际。大学期间是要学习,但腾出一些精力参加一些学生会、团总支的活动也是很必要的。以后走入社会,专业技能虽然重要,但是人际交往也占有同等的比例,像说话的速度、反应的能力在今后步入社会中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学习之余应该多参加一些活动锻炼自己。

  对于今后走向社会的我们,学长也对我们提出了几点期望:首先就是一定要保持谦逊,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90后,在家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也有的可能也是娇生惯养,为人方面又会有许多自我比较骄傲的学生,容易看不起或者不爱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在以后社会中这都是吃亏的,无论是对待任何人还是任何事都应保持谦逊;其次就是做事一定要踏实,不能毛毛躁躁,老人们都说千金难买一回头,以后工作中,这些工程小则几十万,大则上千万的,在干这些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的去检查,力争零失误。

  几十分钟的谈话很快就结束了,最后学长祝愿母校越办越好,同时祝愿从联大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都能成为国之栋梁。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没有经历过艰辛,没有经历又怎会成功?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抓紧在学校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断丰富自己,使自己能够在大学生活中不留遗憾,也能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向学姐学长们学习,都能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访校友许楠

  许楠生  物化学工程学院医用材料学专业99级学生,2003年毕业,现纽菲德商务服务公司销售总监

  ·对母校最美好的回忆

  学长给我们讲到:“舍友的友情是最好的回忆,即使到了现在,我们还依然有联系。那种友情不像现在这个社会中的关系一样,有利益和金钱的杂质。那种就是很单纯,很纯洁的友情。”

  ·自己的成长经历

  学长回忆道:“其实我在老师眼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所以在毕业的时候,我的同学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我没有。当他们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而我还在家里玩呢。现在想想,当时挺没心没肺的。后来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我才开始懂事,好好地找了一份工作。”学长讲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可以看到学长的眼里有泪水,看的出这个变故对学长的影响很大。

  学长跟我们讲到,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机场当集装箱工人,因为是体力活,所以很辛苦,不过学长也在那里坚持了一年多。正是这一年多的经历,使学长迈出了自己工作生涯中重要的一步——自己开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艰难,不过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学长说。现在公司已经步入了正轨,我们也在学长公司创业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道理。“做事先做人”,这是学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同时这句话也是学长公司的企业文化,这让我们还没有步入社会的学生也上了很宝贵的一课。

  ·成功的秘诀

  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时,学长说:“我还没有成功,还在努力的摸索中。”不过学长跟我们聊了很多在社会中打拼的经验。学长说:“自己开公司使自己成长的很快。”学长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国际物流,而市场营销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要有自己的一张朋友网和一套自己的经济管理模式,才能使公司正常的运营下去。看着学长对于成功之道的侃侃而谈,我看到了学长对于事业的坚持和打拼,而现在的努力和奋斗真是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学长的建议有两个。一个是多去旅游。学长说:“你们现在没有生活和社会的负担,多去外面看看,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另一个是创业。学长说:“你们现在二十岁左右,要学会自己独立生活,而创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可以多积累你们的社会经验。”

  正值学校35周年校庆,学长希望母校越办越好,多出优秀的人才。而学长还有一个小愿望,希望学校可以满足:希望学校可以让他们这样离开学校好几年的毕业生回学校宿舍住一晚,让他们重温一下当年的回忆。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学长给我的感觉很轻松,其实看似成功般的学长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途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学长都坚持了过来。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已经在学长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留下更多的是对于事业的坚持和奋斗。而母校对于学长来说,不仅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更多的是一份情感的寄托,而这份寄托会伴随着学长一生。

  访谈学生小组:刘雨夕(工管1001B)、刘彤(会计1201Z)

作者:刘彤



(文:学生记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继续教育学院召开校友座谈会喜迎校庆
·走近校友孙薇
·走近校友金梅
·感恩母校 校友陈燕为特殊教育学院捐书
·校友回家话母校:有付出和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
·特殊教育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召开优秀毕业生回访母校交谈...
·爱心成就企业与聋人双赢
·特殊教育学院数名听障大学毕业生赴美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