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宜军是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语言文化系教师,该学院(原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79级中文系校友。2013年1月19日,师范学院举办该院首届学生校友(原北京师范大学一、二分校78级校友)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罗宜军登台表演自创快板《分校精神代代传》,颂表当年艰辛求学、不畏困难的情景,抒发对北京市老领导和母校的感激之情。
分校精神代代传
说的是1 9 7 8年,
改革开放谱新篇。
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结硕果,
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
十年浩劫,积重难返,
耽误了多少好青年。
在座的学长都是当年的见证,
你们发愤读书,参加高考,
把振兴国家的大任承在肩。
这年高考,北京有两万考生过了录取分数线,
可高校招生的能力才两千,
有一万多考生没学上,
林乎加书记犯了难,
召开了市委扩大会,
制定了扩大招生、组建分校的新方案。
争主动,抢时间。
只用了三个月,
36所分校像36颗新星,
闪耀在北京城里边。
包括在座的各位,
有16210人上了大学,
林乎加书记功德无量美名传。
北师大也把分校建,
一分校在东大桥,
二分校在外馆。
就说注册的那一天,
同学们见面挺新鲜。
张大姐带着 5岁的儿子来报到,
嘿!红扑扑的小脸嘴真甜,
来,儿子,这叫哥哥。“哥哥!”
(白:这孩子真乖啊!)
这个……得叫二姨,“二姨!”(白:真是好孩子!)
这个是……你大爷,“哦……你大爷!”
(白:嘿——)
逗得全班乐翻了天。
为祖国,为四化,
同学们刻苦读书,争分夺秒抢时间。
攻城不怕坚,
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政教 4班有个学长叫高学通,
家住远郊顺义县,
每天来回二百多里地,
寒来暑往整四年。
不怕烈日晒,不怕北风寒。
月亮跟我走,晨星来作伴。
都说分校走读苦,读书再苦心也甜。
化学 1班有个学长叫巩福利,
家住平谷路途远。
学校简陋没宿舍,
租了一间破旧的小房把家安。
夏天蚊子咬,汗水浸衣衫。
冬天北风吹,凛冽刺骨寒。
四载寒窗苦中乐,
一团热火胸中燃。
我在这只说了一点点,
78级感人的事情万万千。
我说到明天说不完。
说万语,道千言。
分校78级是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甘为社会作贡献。
就是这种分校精神,
开辟出广阔的大地、广阔的天。
30年时光如流水,
30年弹指一挥间。
30年师恩永难忘,
30年同窗的情谊记心间。
树有根,水有源,
过河要有摆渡船。
吃水不忘挖井人,
母校恩情说不完。
是母校,圆了我们的大学梦,
是母校,扬起了我们,理想风帆。
是母校,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
是母校,鼓舞了我们面对挫折,战胜困难永向前。
这正是:
莺歌燕舞红旗展,
母校旧貌换新颜。
优良学风永不忘,
分校精神代代传。 |